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从分子振动看远红外干燥箱的干燥灭菌原理

从分子振动看远红外干燥箱的干燥灭菌原理

更新时间:2025-04-28点击次数:15
   远红外干燥箱的干燥与灭菌机制,本质上是通过远红外辐射激发分子振动,使水分子和有机分子受热,从而实现高效脱水和微生物灭活。该技术凭借节能、均匀加热和低温灭菌等优势,在食品、医药、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。未来,随着远红外技术的优化,其干燥效率和适用范围还将进一步提升。
 
  1.远红外辐射与分子振动的关系
 
  远红外辐射属于电磁波的一种,其波长范围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。当远红外线照射到物料时,会被物质中的极性分子(如水分子、蛋白质、脂肪等)吸收,并转化为分子内部振动能。
 

 

  (1)分子振动模式
 
  物质分子在吸收远红外能量后,主要发生以下几种振动:
 
  -伸缩振动:分子内原子沿键轴方向振动,如O-H键的伸缩。
 
  -弯曲振动:分子内键角发生周期性变化,如H₂O分子的弯曲振动。
 
  水分子(H₂O)是典型的极性分子,其O-H键的伸缩振动频率与远红外波段的能量高度匹配(约2.7μm和6.1μm波长),因此远红外辐射能高效地被水分子吸收,导致分子剧烈振动,从而产生热量。
 
  (2)选择性加热效应
 
  远红外辐射对不同物质的穿透深度和吸收率不同,这使得干燥过程具有选择性。例如:
 
  -水分:远红外能直接穿透物料表层,使内部水分子振动升温,促进水分蒸发。
 
  -有机物质:蛋白质、脂肪等分子也能吸收特定波长的远红外线,但吸收效率不同,因此干燥过程更均匀,避免局部过热。
 
  2.干燥机制
 
  传统热风干燥主要依赖对流换热,热量从外向内传递,效率较低且易导致物料表面硬化。而远红外干燥箱的干燥过程可分为以下阶段:
 
  (1)快速升温阶段
 
  远红外辐射直接穿透物料表层,激发内部水分子振动,使物料整体温度迅速上升,水分开始蒸发。
 
  (2)内部水分迁移阶段
 
  由于远红外加热使物料内外同时受热,内部水分受热后形成蒸汽压力梯度,推动水分向表面扩散,干燥速度大幅提升。
 
  (3)低温深度干燥阶段
 
  远红外干燥可在较低温度(通常40~80℃)下实现高效脱水,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(如药品、食品),避免高温破坏营养成分。
 
  3.灭菌机制
 
  除了干燥功能,远红外辐射还具有一定的灭菌作用,其原理包括:
 
  (1)热效应灭菌
 
  远红外加热使微生物(如细菌、霉菌)的蛋白质和核酸受热变性,破坏其细胞结构,达到杀菌效果。实验表明,当物料温度升至60℃以上时,大部分常见微生物的活性会显著降低。
 
  (2)非热效应灭菌
 
  部分研究认为,远红外辐射可能通过影响微生物细胞膜的振动,干扰其代谢过程,从而增强杀菌效果。尽管这一机制尚需进一步验证,但远红外干燥在食品和医药行业的灭菌应用已得到广泛认可。
 
  4.远红外干燥箱的应用优势
 
  相比传统干燥方式,它具有以下优势:
 
  -节能高效:直接加热物料,热损失小,能耗降低30%~50%。
 
  -干燥均匀:内外同步加热,避免表面硬化或焦化。
 
  -低温灭菌:适合热敏性物料,减少营养成分损失。
 
  -环保安全:无废气排放,符合绿色生产要求。